用微生物来造塑料,这两支科研团队真的做到了

塑料制品几乎无处不在,用微研团塑料垃圾问题正成为当前最紧迫的生物环境挑战之一。
人类有没有可能研制出环境友好型塑料?造塑支科本周,来自韩国科学技术院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料两两支研究团队,分别利用微生物创造了两种新型塑料。用微研团
8月21日,生物韩国科学技术院在《生物技术趋势》(Trends in Biotechnology)发表论文Microbial production of an aromatic homopolyester,造塑支科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通过细菌发酵生产的料两新型热稳定性塑料,在性质上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乙烯相似。用微研团
利用细菌制造出热稳定性塑料。生物图片来源:Trends in Biotechnology。造塑支科
该研究首次实现了利用微生物合成完全由芳香族单体(具有芳香族侧链的料两单体)组成的聚合物,不仅具有可生物降解的用微研团特性、减少对环境的生物污染,还具备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造塑支科物理特性。
同样是利用微生物,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团队创造了一种“活”塑料,为新型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研究团队通过对微生物进行基因编辑并产生具备极端环境耐受能力的孢子,使其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分泌塑料降解酶;并通过塑料加工方法(高温、高压或有机溶剂)将孢子包埋在塑料基质中。
“活”塑料整体研究思路。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
为了验证系统的放大可能,研究团队还使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了小规模工业化测试,制备了活体的PCL塑料。该塑料能够像传统塑料一样使用;在被破坏或被废弃的条件下,塑料中的孢子被激活并启动降解程序,完成塑料的完全降解。该研究成果8月21日刊发在《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题为Degradable living plastics programmed by engineered spores。
无论是利用细菌制造热稳定性塑料,还是通过微生物基因编辑创造的活体塑料,人类社会的绿色美好未来,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基础研究工作。
不过,这还只是第一步。比如,经过代谢途径和聚合酶的优化,前述韩国研究人员在6.6升的发酵罐中培养微生物,菌株的聚合物生产能力仅为12.3克/升。
相关文章
- 近日,汉阴县民政局在涧永区域敬老院开展“互观互学促提升”活动。学习组一行观摩了敬老院的餐厅、厨房、洗衣房、活动室、文化休闲室等区域,详细了解敬老院的环境设施和管理服务。随后,听取了负责人关于敬老院环境2025-07-11
- 随着黔西南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宣传工作的火热开展,黔西南州消防救援支队紧抓有利时机,夯实消防宣传基础,建立完善宣传机制,发动社会积极参与,广泛动员单位参与,全面营造消防宣传浓厚氛围,形成了&ldq2025-07-11
- 本周,2025年F1赛历将迎来新阶段,各车队将前往奥地利的红牛环赛道展开一轮激烈的角逐。在明天练习赛拉开帷幕之前,迈凯伦车队与世嘉公司及其标志性角色索尼克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合作伙伴协议。、没错,这位“蓝2025-07-11
-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篮球梦”。两公里武装越野射击、实装通过三百米障碍、反恐综合演练……听着特战分队这些课目的名称就可能就闻到了艰辛与汗水的味道。爬绳爬2025-07-11
- 海峡网8月1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利萍 通讯员施建兰)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地铁出行,随着客流的增加,有人竟在地铁站实施偷拍违法行为。近日一名男子因偷拍女性裙底,被处以治安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据悉,7月2025-07-11
- 为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做好开学复课服务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水平和中小学师生群体的消防安全素质,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根据《省消防救援总队关于组织收看中小学消防公开课网络直播的通2025-07-11
最新评论